文/住在杭州網記者 吳海國
編者按
2013年8月下旬,在上海——綠城玫瑰園里舉行的綠城房產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三周年媒體交流會上,綠城房產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許峰表示,在完成初期的規模擴張和模式創新的磨合之后,綠城代建的藍圖日漸清晰,而在穩步推進商業代建項目的同時,在政府的保障房建設領域,綠城的目標是"做最大的保障房建設公司"。
10月18日,浙江省第二十屆房博會舉行,在世貿展館的保障房建設展示區,綠城攜旗下多個項目,以8年保障房耕耘歷程,集中亮相,同時也宣告,"綠城保障房的二代階段將到來。"
8年建設,"保障"面積超過1300萬方
2005年10月,成立十周年的綠城首次進入了保障房領域————與杭州市江干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介入杭州市江干區彭埠安置房代建項目(即2009年6月竣工的杭州彭埠云河家園小區),開啟了綠城保障房建設之路。
之后,綠城通過如綠城——寧波研發園、海爾綠城——濟南全運村、千島湖珍珠廣場、新泰清音公園、嵊州越劇藝術學校等項目的開發建設,在政企合作模式以及公共服務設施、教育設施、城市景觀設施代建等方面,改進城市面貌,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2011年底,杭州綠城樂居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隸屬于綠城房產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專門承接保障房項目,專注、專業、專職地進行保障房建設。
截至2013年9月,綠城已經總承接保障房項目60余個,總建筑面積超過1300多萬平方米,留下了杭州彭埠云河家園、杭州建華家苑、杭州浙報人才公寓項目、綠城——青島理想之城百合花園、玉蘭花園,南京岱山保障房項目、綠城——諸暨綠城廣場(南區)等代表項目。并作為浙江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優秀企業,亮相浙江省第二十屆房博會保障房建設展示區。綠城房產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自2011年起,已連續兩年榮獲中國保障房建設推動力企業大獎。
綠城建設保障房業務分布圖
"專業奉獻,為更多的人造更多的好房子"
關于綠城代建保障房,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多次表示:"我們要做全國一流的保障房,我們希望能帶動更多的房地產企業加入其中,提高整個區域的居住品質;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住上更多的好房子。"
"綠城之所以能夠做好代建業務源于三個方面:一是‘綠城’兩個字的背后是品質;二是綠城的人才培養體系能夠支持不斷增長的企業規模;三是綠城的優質管控體系能夠保證綠城的產品在全國營造不走樣。"綠城房產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許峰對取得的成果作了這樣的解釋:"我們希望通過綠城營造,能夠把更多好房子帶給客戶。"
"在保障房‘低價’領域,綠城為保證保障房代建項目的品質,在產品營造中,以精品工程認定標準、標準工程部標準、先進工藝工法技術標準三大技術標準,以及質量管理、本體建設管理、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綜合管理五大管理體系來確保整個工程營造及設計安裝的流程清晰和措施到位。"
綠城——杭州杭氧安置房項目效果圖
保障房二代階段,共同創造更廣域的美麗
"參與保障房建設8年后,綠城將進入保障房建設的‘二代’階段。"杭州綠城樂居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裘黎明總經理告訴住在杭州網記者,"綠城二代保障房將從四個方面進行升級和優化,成本管控更嚴格,戶型設計更優化,外立面設計更簡潔明快,景觀設計更人性化。"
"在每一個保障房項目,我們會通過長期的區域、地塊調研,和當地原住民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對項目、景觀、園區、戶型等實際要求,進而設計出老百姓更喜愛的產品。"裘黎明透露,在今年杭州的一個項目中,引進了高檔商品房小區才配備的園區游泳池,"綠城的園區生活服務體系也在不斷導入。"
雖然是保障房,而品質保障卻和綠城的商品房在一個水平線上————綠城的保障房代建絕不是一個單純逐利的企業能夠做到的事情,綠城一直堅持把"等于大于商品房"作為保障房的品質要求。許峰表示:"為保證政府代建項目的品質,綠城堅持所有的開發流程、標準、精力投入都不能低于綠城自己投資的商業項目。"在他看來,別人可能給綠城貼上了只會做高端物業、只會用石材、只會用豪華材料的標簽,但現在證明,就用最普通的材料一樣能做得非常好。一個優秀的專業開發商,在任何成本標準上都要做出"最好的東西"。
大力建設保障房,與商品房形成雙軌格局,商品房供應市場,保障房提供保障,中國房地產界最具理想主義色彩的綠城,正在把"共同創造城市的美麗"貫徹到更廣地域。
補充材料:
綠城代建活躍在政府公建工程和保障房領域
建設于2007年的綠城第一代保障房園區之一————綠城——青島理想之城百合花園,把在當時商品房營造中積累的很多人性化經驗如人車分流、游泳池、會所都應用進園區內,成為全國安置房建設的樣板工程。在中國首屆(2011年)保障性住房設計競賽中榮獲最佳設計金獎的成都龍泉驛安置房項目,對哪怕只有35平方米的小戶型也進行了精心空間設計,同時提供多種家具分割方式,幫助居住者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進行自由組合,讓空間的使用率最大化。在杭州楊公社區二期項目等安置房營造時,考慮到農民特有的一些原生活狀態,綠城專門為當地農民設計了符合他們生活習慣的小型活動場所,如紅白喜事空間、祭祀等空間。設計這樣的地方,讓居住者能寄托自己的心靈。在這些故事背后,既有智慧與勇氣的相互作用,更激蕩著一顆"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的人文之心。
綠城攜手寧波市政府共同打造的綠城——寧波研發園,開創了中國功能性園區創新模式的先河。目前這里云集了5家院士工作室、12家大院名校技術轉移中心、數十家跨國企業的研發中心,自2009年7月開園以來,已成為國內高新技術園區開發的一個藍本,不斷被學習和示范。這種以政府支持、政策引導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合作模式及原則,成功搭建了促成政府和企業在各自擅長領域共同發力的創新平臺,最終取得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的多方共贏。
全運會,作為中國賽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從1959年開始,歷經半個世紀,從北上廣三地,轉戰至濟南、沈陽等省會城市,見證一個又一個地區中心的發展與崛起。2009年9月28日,海爾綠城——濟南全運村————中國全運會歷史上首個全運村正式運營,這也是綠城系出品的第一個全運村;時隔四年,2013年8月18日,綠城——沈陽全運村開村運營,這是綠城與"全運村"的再次幸福結合。全運村,綠城制造。這是政府及人民大眾對綠城城市運營能力的高度認同。